提取组织蛋白的时候为什么加入蛋白酶抑制剂防止蛋白变形,后面制样又要加入SDS分解蛋白?
在蛋白提取和样品制备过程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和后续加入SDS是为了实现不同的实验目标,这两个步骤的作用虽然看似矛盾,实际上各有明确的科学意义。
一、加入蛋白酶抑制剂的目的
在组织破碎和蛋白提取的过程中,细胞内的蛋白酶可能被激活,这些蛋白酶会开始降解细胞中的蛋白质,导致目标蛋白被破坏或降解。这会影响实验结果,特别是在进行蛋白定量、免疫印迹等下游分析时。因此,在蛋白提取过程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是为了防止这些蛋白酶的活性,保护目标蛋白不被降解,确保提取到的蛋白质尽可能完整和原始。
二、加入SDS的目的
在后续样品制备中,加入SDS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蛋白质的完全变性,尤其在SDS-PAGE中。具体作用包括:
1、破坏蛋白质的天然结构: SDS是一种强效去污剂,能够破坏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将蛋白质线性化。
2、赋予负电荷: SDS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按其大小而非电荷进行分离。
3、标准化电泳迁移率: 在线性化后,蛋白质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量,从而便于定量和分离。
总结来说,蛋白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防止提取过程中蛋白质被降解,而SDS则用于将蛋白质变性,以便进行下游的分析。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