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氢谱中0.9左右的位置出峰,请问可能是什么?
-
末端甲基氢:在饱和的烷烃如十六烷、癸烷等中,末端的甲基(-CH3)通常会在NMR谱中的0.8到1.0 ppm区域出现峰。
-
异丙基氢:虽然异丙基氢(如 -CH(CH3)2)中的甲基通常会在更高的化学位移出现(约1.1 ppm左右),但在某些环境中,可能会因溶剂和温度的影响而稍微向下移动。
-
峰的多重性:末端甲基氢通常呈现为单峰(singlet),但其精确的形状和分裂模式也可以提供是否有邻近的氢原子对其造成耦合的信息。
-
样品的结构信息:如果已知样品的化学结构,将有助于解释谱图中的特定峰。
-
实验条件:溶剂类型、温度、样品浓度等都可以影响化学位移的精确位置。
在NMR中,位于大约0.9 ppm的化学位移通常与烷基(alkyl)氢原子相关联。更具体地说,这个区域的信号一般与甲基(CH3)基团的氢原子有关,尤其是那些位于饱和烷烃链末端的甲基。
以下是可能出现在0.9 ppm位置的一些常见结构:
若要更精确地解释核磁谱中的峰,并确定其属于哪种具体类型的氢,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提交需求
How to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