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为什么一般分析报告显示17种氨基酸成分?
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主要步骤如下:
1.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样品首先经过酸水解(常用6M盐酸,在高温下加热24小时)来将蛋白质分解为单独的氨基酸。
2.去除杂质:
水解后的样品可能包含其他非氨基酸的化合物,需要进行净化,例如通过离子交换柱。
3.衍生化:
某些氨基酸可能需要衍生化,以增加其在分析仪器上的检测灵敏度。
4.分离和定量:
通常使用液相色谱技术(如HPLC)来分离和定量每个氨基酸。每种氨基酸的峰面积与其浓度成正比。
5.结果解释:
根据已知标准的峰面积或其他参数,可以确定样品中每种氨基酸的含量。
至于为什么一般分析报告显示17种氨基酸成分,原因是在酸水解过程中,蛋白质中的三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胱氨酸)易于损失或转化。例如,色氨酸在酸条件下易于降解,而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在酸水解中会转化为焦硫酸。
因此,虽然蛋白质由20种标准氨基酸组成,但常规的氨基酸分析技术通常只能检测到17种。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组学生物质谱检测优质服务商
相关服务:
提交需求
How to order?